- 禍、旤
- huò
- 【名】
- (形聲。從示,楇(kuā)聲。本義:災祸,祸患)
- 同本義〖calamity〗
- 禍,害也。神不福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禍災殺禮。——《周禮·掌客》
- 禍兮福所倚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- 逆其類者謂之禍。——《荀子·天論》
- 來不由我,古謂之祸。——《論衡·累害》
- 魚無失水之祸。——《韓非子·大體》
- 不顧國政,則亡國之祸也。——《韓非子·十過》
- 近者祸及身。——《戰國策·趙策》
- 不能為祸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
- 祸且及汝。——明·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- 祸至無日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- 文人畫士之祸。——清·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- 祸及枯骨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- 又如:祸基(災祸根由);祸不旋踵(比喻祸害來勢迅猛,連腳后跟都來不及掉轉);祸至無日(比喻祸患的急迫);祸中有福(不幸中有幸)
- 罪〖crime〗
- 罪祸有律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。注:“祸,亦罪也。”
- 災荒之處〖famineduetocropfailure〗
- 有祸則反。——《太玄經·玄文》
【動】- 作祸;加害〖bringcalamityto〗
- 子木有祸人之心,武有仁人之心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
- 又如:祸國(加害于國);祸國殃民;祸世(危害社會);祸計(惡計);祸人(害人)
- 遭難;受害〖meetwithdisaster〗
- 劉恭見赤眉眾亂,知其必敗,自恐兄弟俱祸。——《后漢書》
祸不單行huòbùdānxíng〖misfortunesnevercomesingly〗指不幸的事往往接二連三而來。現常與“福無雙至”連用 這才是福無雙降,祸不單行。——《西游記》
祸從口出huòcóngkǒuchū〖calamitycomesbymeansofmouth;disasteremanatesfromacarelesstalk〗謂說話不小心,就會召來災祸 病從口入,祸從口出。——晉·傅玄《口銘》
祸從天降huòcóngtiānjiàng〖calamitydescendedfromthesky〗比喻意外的災祸突然發生 正是祸從天降,災向地生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祸端huòduān〖thesourceoftrouble;causeofruin;sourceofdisaster〗引起祸事的原由;祸根
祸根huògēn〖therootofthetrouble;bane〗祸事的根源,也指引起祸事的人或事物
祸國殃民huòguó-yāngmín〖bringcalamitytothecountryandthepeople〗使國家和人民遭受祸殃
祸害huòhai〖disaster〗∶祸事,導致物質損害、損失和不幸的一次突然災難 〖scourge;curse;bane〗∶造成災祸,也指引起災祸的人或事
祸害huòhài〖bringdisasterto;wreck;ruin;damage;destroy〗損害;毀壞
祸患huòhuàn〖disaster;calamity〗災祸;祸害 祸患常積于忽微。——清·侯方域《壯悔堂文集》 叛亂是這個國家的祸患,叛軍燒殺掠劫,簡直無惡不作
祸亂huòluàn〖calamity;disaster;scourge〗災祸和變亂
祸起蕭墻huòqǐ-xiāoqiáng〖troublebreaksoutathome〗祸亂產生于家中,比喻災祸、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 憂在腹內,山崩為疾,祸起蕭墻,竟制其國。——漢·焦延壽《豫之隨》
祸事huòshì〖disaster;calamity;mishap;curse〗有較大危害的事情
祸首huòshǒu〖chiefculprit;principalcriminal;chiefactorinacrime〗造成祸亂的首要人物
祸水huòshuǐ〖onecausingthetrouble;womancomparedtofloodcausingtroubletoanindividualorrulingdynasty〗比喻引起祸患的人或勢力,舊指得寵而使國家喪亂的女人
祸胎huòtāi〖bane;breederoffuturetrouble〗致祸的根源
祸心huòxīn〖evilintent;maliciouintention〗作惡的企圖;為祸之心
祸殃huòyāng〖disaster〗災祸
祸因huòyīn〖causeofruin〗引起祸事的原因 這樣的粗心大意是他倒霉的祸因
祸種huòzhǒng〖onecausingthetrouble〗指引起災祸的人或事物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