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動】- 諫正〖remonstrate〗
- 证,諫也。從言,正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士尉以证靖郭君,靖郭君不聽。——《戰國策·齊策》。高誘注:“证,諫也。”
- 又如:证諫(直言規勸)
【名】- 通“癥”。病癥〖disease;illness〗
- 然后先生之言,為思陵對证之藥也。——清·黃宗羲《子劉子行狀》
- 假借為“徵”。今亦用為證驗字。证據〖evidence;proof〗
- 索证正不在遠。——〖英〗赫胥黎著、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【動】- (形聲。從言,正聲。繁體為“登”聲。本義:告發)
- 同本義〖informagainst〗
- 證,告也。從言,登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。——《論語·子路》
- 又如:证父(告發父親)
- 諫諍。直爽地說出人的過錯,勸人改正〖criticizesb."sfaultsfrankly〗
- 愎過自用,不可证移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巫徒》
- 驗证;证實〖prove;demonstrate〗
- 所以證之而不遠。——《楚辭·惜誦》。注:“驗也。”
- 而胗獨证據其事。——《后漢書·繆肜傳》
- 援古证今。——清·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- 又如:证占(驗证);证驗(驗证);证類(以同類事物作证);证審(驗证審察);证察(考证審察)
- 佛教用語。參悟,修行得道〖realize;cometounderstand〗
- 禪師后证果,居于林慮山。——唐·張鷟《朝野僉載》
- 又如:证果(修得妙道);证圣(证入圣果);证悟(修行得道);证業(证悟業果)
【名】- 证據,憑據〖evidence;proof;testimony〗
- 慎用六證。——《大戴禮記·文王官人》
- 罪無申证,獄不訊鞫。——《后漢書》
- 又如:证明師(起到证據作用的人或物);证左(指當時在現場親知親見其事,可以证明實際情形的人)
- 证件;证書〖card;certificate〗。如:工作证;身分证;出生证;健康证
证詞zhèngcí〖testimony;attestation〗當事人以外的第三者作证時的言詞
证婚人zhènghūnrén〖chiefwitnessataweddingceremony〗婚禮上证明男女雙方正式結為夫妻的人
证見zhèngjiàn〖evidence〗∶证據 你把這封信帶著,回去好做证見 〖eyewitness;witness〗∶指見证人
证件zhèngjiàn〖paper;certificate;credential〗证明身分、經歷等的文件
证據zhèngjù〖evidence;proof;testimony〗∶可做為证明用的事實依據 〖proof〗∶法律名詞。指在訴訟上用以認定事實之一般資料,如证人的证言
证明zhèngmíng〖prove;demonstrate〗∶根據確實的材料判明真實性 照相副本的核對當時已证明屬實 〖certificate;identification;testimonial〗∶指证明書、证明信
证券zhèngquàn〖bond;security;negotiablesecurities〗表明資產所有權或債權關系的一種憑证。可作為交易之標的。如股票、政府公債、公司債券等皆是
证人zhèngrén〖witness〗 法律上指除當事人外能對案件提供证據的人 在任何刑事案件中不得強迫任何人成為自己的证人 能對某件事提供证明的人
证認zhèngrèn〖certify〗經過觀察檢驗而確認某自然界事物的存在,或证明它是本事物不是其他事物 現在已經证認的星際分子有五十多種
证實zhèngshí〖affirm;affirmance;demonstrate;confirm;verify〗证明其確實
证書zhèngshū〖certificate〗证明資格或權力等的文件
证物zhèngwù〖witness〗∶用作证據或证明的東西;作為证據的標記、符號或物品 史前人類留下的遺物是他們文化的证物 〖exhibit〗∶能夠证明案件事實的物件 把武器拿來作為A號和B號证物
证言zhèngyán〖deposition;oraltestimony〗证人证明案件事實的話 一個處于高度義憤狀態的人的证言
证驗zhèngyàn〖verify〗∶证實;檢驗 〖realresults〗∶效驗
证印zhèngyìn〖confirm;verify〗即“印证”。证明 無與為证印者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证章zhèngzhāng |